海棠书屋 > 玄幻小说 > 道德经讲义 > 第14节
救人救物之身心,以自己大德之明,教化人与物之明。而且又能“袭明”于天下后世,使“善救”之德绵延不断,无穷无尽,在不断的德化之下,使代代相继,物物相承。
    先圣有善救之德,后圣亦必善救之心,先圣之袭明,后世亦必袭明,以明袭明,以善袭善,辅翼于天下,造福于万世,这就是“袭明”之义。“袭”者,承袭、接续不断之义。“明”者,以德光使暗者转变为光明,使糊涂者变为聪明,使聪明者内藏而不外露,心性更加光明。圣人之德化于天下,使后世万民之心浑然止于至善之地,而百姓日用却不知。圣人以自己大德之光,点燃世人心中之灯,一人明,人人明,万物明,天下光明一片,这就是“袭明”之义。
    圣人德光普照天下的无比威力,是世人无法可知、无法理解的,也是有为之善德所不能比拟的。
    【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】
    凡举心动念,具备“十善”、“五德”者,即为“善人”。德就是真善,仅从德字结构上解析,德字是由双人旁、十、四、一、心等五部分组成,其意是要为众人(彳(chi)表示与行走有关)一心做到十种善行、四项原则。
    “十善心”即忠孝心、好善心、慈悲心、平等心、博爱心、教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