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玄幻小说 > 道德经讲义 > 第14节
化心、忠恕心、和蔼心、忍耐心、勇猛心。”四项行为准则就是“非礼勿言,非礼勿听,非礼勿视,非礼勿行。”有此十心四礼,仁义礼智信“五德”全在其中,只要持之以恒,修持不辍,德即可全,是谓大善。
    不立善心,不累善德,言行举止,徇私背道者,是谓“不善人”。有善德之人,都是心无私念,处处为他人、为众人着想,事事未有不推善于人者。不善之人,被善人之善言善行所感化,以善人为老师,使自己的“不善”化于“善”。圣人行善德教化天下,天下人皆师之以善。此即“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”之义。
    “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”。所谓“不善人”,即失道缺德、少德、损德,德性不完全之人。此类人所行不中不正,损性害命,自陷苦海而不能自拔。凡是真有善心之人,对于不善者皆怀慈悲之心,倍加爱护劝勉,惟恐其自甘于不善,故而小心戒鉴,耐心善化劝导,度化其心,帮助他由不善而归于善。君不见佛家师尊们常以“阿弥陀佛,善哉善哉”之语表达善心。这两句话一语双关,对那些为善者,是表达尊敬、赞扬、鼓励、学习之义;而对那些不善者,则是一种告诫、劝导、怜悯之义。
    常人都是自恃其才,自逞其能,见善者置之不理,不知奉为楷模;见不善者鄙弃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