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玄幻小说 > 道德经讲义 > 第14节
之,不屑一顾,不知见贤思齐,见不贤内省的道理。
    修道之人应知,善恶虽有殊,而为己之师资则是一也。对大善者我师之为榜样,对不善者我戒鉴为资,这样无论人之善恶,都可以为我所用,有益于己之身心。对于善与恶,应当一视同仁,使善者更善,使不善者改恶从善,这才是真善者的正确的态度。人往往对善者亲近之,对不善者疏远之,甚至厌恶之,看起来也无可厚非。但对修真者而言,这种分别之心,仍然没有跳出“我”字圈中,还处于“四相”的束缚之中,故心不能如宇宙那样宽广,善德境界也难以升华。
    有善德之人,若只能独善其身,而不能兼善天下,那只不过是一己小善而已,若不能以善德教化不善者,甚至厌弃讨嫌,那就不是真善者。真善者必须怜悯天下不善者,并以其不善为资为师,此即“不善人,善人之资”之义。
    【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】
    “贵其师,爱其资”,此乃“袭明”之要妙。一个人假若“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”,不能全善德,言行不合道德,不孝敬父母,不敬畏天地,不尊师重道,不以众人万物为师,就不能得天地众师之助,也不能得万物之辅。此谓之“不贵其师”。
    不尊师重道,不重德积德之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