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写的这么隐晦,是因为毕竟当面问别人自己的文章好不好,显得很失礼,所以才写的如此隐晦。
而最妙的是,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后,哈哈一笑,当即也作了一首《酬朱庆余》答道:
“越女新妆出镜心
自知明艳更沉吟
齐纨未足时人贵
一曲菱歌敌万金”
在这首诗中,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,相貌既美,歌喉又好,因此,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,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。
朱的赠诗写得好,张也答得妙,文人相重,酬答俱妙,可谓珠联璧合,所以为当时诗坛佳话。
所以这首虽然是闺房诗,却实打实的写的是科举,出在这里,不仅应景,寓意也是极好的。
而最重要的,这道题并不难,因为没有具体要求,所以这道题破题有很多种,可以写文人相重,重视学才,也可以写这种作诗手法的高明之处,还可以批判一下不糊名的坏处,甚至还可以讨论一下应不应该毛遂自荐,反正只要搭边,这道题都没问题,所以只要看的懂题,身为童生,泛泛而谈的写篇策论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可前提是,你得看的懂题!
你要看不懂题,这题就歪到南墙根了。
林清把试题放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