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了按额头,想想怎么破题。
上一世,他看到这个题时,也和这些学子一样直接懵了,不过当时他留了个心眼,就像高考历史永远不会考文革,科举考试,有些内容也是一定不会考的,例如闺房诗,只要主考官不脑抽,他就不会考那种有争议的题,毕竟闺房之私,怎么可能拿到科考,尤其还是院试的考场,可当时他又确实想不出这首诗有什么寓意,所以当时他就写了个万金油策论。
科考中的人都知道,有一种文章,表面看起来华丽无比,高端大气,可要真正研究下来,就会发现,整篇文章都是泛泛而谈,其实啥都没说。
林清当时在猜不出题是什么意思时,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,这样的文章肯定得不了好名次,可当时大多数人都写错的情况下,起码林清这篇文没明显错误,所以他最后几乎压着线过了院试。
而这一世,既然他知道了这首诗的背景,也知道如何破题,自然不会写前世那篇万金油,林清想了想,决定从文人相重这个角度写,毕竟这个话题最安全,最不容易引起忌讳。
等到笔墨纸砚发下来后,林清磨好墨,开始先在草纸上打草,写了一会,林清突然顿住,想到了一个问题:
这主考官不会是当年和他一起考院试的吧?
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