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启蒙时,先生只是教读,学生就能背下来,并且背诵中能自己领悟到正确的意思,这是多么厉害的悟性,所以能撑下来的,都是天资聪慧的。
而科举,在那如此低的录取名额,非天资聪颖者,压根就中不了,所以其实古代的教育,一直都是精英教育。
至于为什么后世,老师一遍遍的讲,一点点的教,不过是因为教育已经普及,所以老师要教的是大多数学生而已。
林清对于如何教自己的几个孩子,曾经也有思考,他确实考虑过要不要像私塾那样让孩子自己去悟,可想了想,林清最后还是放弃了,天才毕竟是少数,他自己都算不上天才,怎么能保证儿子都是天才?
所以思前想后,林清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自己最熟的教法教,虽然可能培养不出天才,却可以劲最大努力培养个人才出来,故林清还是选了启发式教学。
林清这日照例给林楠讲完关连的故事,又讲了故事的出处,然后问林楠,说:“学完了这一课,你有什么感受?”
林楠抱着书,扑闪扑闪大眼睛,问林清:“爹,儿子可以问一个问题吗?”
“什么问题?”林清疑惑的说。
“爹爹,你知道这本《千字文》是谁写的吗?”林楠问道。
林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