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跨在大水牛之上,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书籍,摇头晃脑的念读着。
他身上衣物满是破旧的补丁,脚下一双露着脚趾的草鞋,少年躬自耕读,不以为忧,念到豪情壮志之语,则反复吟咏。
及到不解之处,皱眉思索不已,直到斜阳西落,少年驱赶着牛儿回到牛棚,自己则回到家徒四壁的房屋中,煮了些粗粮,匆匆吃了几口,借着月光拿起书本看了一阵,待夜幕降临,倒头便睡。
他本名赵立恒,小字阿狗,母亲早亡,父亲本是张佃户家的长工,两年前因病去逝,叔伯几人凑钱将父亲草葬,之后他便继承了父业,成为张佃户家中的长工。
因他喜爱读书,附近有一个私塾先生,他幼时闲暇无事便跑到那先生家门外听他讲课,那先生也不赶他。
如此一两年,他日日去先生家门外听课,那先生见他好学,特意允他在家中听讲,知他家贫并不收他银钱,让他坐在诸学生的最后一位,于是他从此读书习字,直至父亲去世。
他继承了父亲张佃户的工作,每日替张佃户牧牛,没得时间去私塾读书,那先生十分喜爱他,时常借他书籍供他念读,每次背的滚瓜烂熟后再换一本。
因此书籍成了他最贵重的宝物,无论牧牛睡觉从不离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