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同一人。楚譽在荊江有楚家縱著,但自認沒這麽大的面子能讓皇城的諸侯掏腰包。
    這些人示好的顯然不是他,而是和他一起來的人——宣王白東綸。白東綸進京入檀府,這些人在世宗的眼皮子底下不敢貿貿然地上府,只好隱晦地通過楚譽。
    秦家、一些原本就和檀家站在一起的勢力這麽做也罷了,起頭的竟是齊家,那可是世宗的丈人家。
    花樓是個好地方,讓楚譽發現兩個事實,白東綸的人心所向以及皇城的暗潮洶湧。他覺得白東綸很有必要在狩獵大會上露一下臉,展示一下個人魅力,挑逗挑逗那些蠢蠢欲動的心。因為白東綸再這麽無欲無求下去,直接找寂風出家得了。
    但一座寺廟,甚至整個荊江都不該是白東綸的歸宿。楚譽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歸宿,當然不會放棄他的兄弟,所以讓白東綸「賣身」還錢。
    白東綸只要出現在狩獵大會上,哪怕什麽都不做,鋒芒都會蓋過世宗,他應該回避,就如自他被廢之後一直呆在荊江一樣。他不避就是迎,對於心胸狹隘的世宗來說甚至是挑釁。那些請客買單的要的就是這一份希望,那麽楚譽的錢自然算還了。
    不過他們怎麽想是一回事,白東綸怎麽想是另外一回事。他無意攪合進皇城風雲,點到為止,向世宗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