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之转移。史书上一般称民族首领帐篷所在地为王庭。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,有一些游牧民族过上了半农耕和定居的生活,才开始在草原地区兴建都城。
晋愍〔min敏〕帝建兴三年(公元315年),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境内建立代国,建都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)。公元376年国灭,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国,改称魏(即北魏),最初定都盛乐,12年后迁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
十六国时期今陕西和内蒙古毗邻的地区一度为匈奴族所据。首领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此建立夏国,公元413年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建统万城为都城。为了使统万城坚不可摧,选用优良的三合土筑城。据说,筑城过程中监工往往用锥子对每一段的墙体进行试验,如果锥子能够插入一寸深,立即杀死修这一段城墙的民夫,并连尸体一块儿被筑到城墙里去。城筑得十分坚固,至今遗址犹存。
唐天祐四年(公元907年)以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基地的契丹族建立自己的国家,公元947年建国号为大辽。辽所统疆域绝大部分都在塞外的蒙古高原和东北等地,内地仅有以今北京、大同两市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。辽神册三年(公元918年)建都皇都(今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