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何处是天下之中——统一王朝都城转移的原因
在秦统一以后的2000多年中,五大统一王朝的都城,即经历了重建的发展过程,也经历了迭为都城的转移过程。隋唐以前,西安和洛阳为统一王朝都城所在,二地交相成为首都。北宋以后,首先在靠近江淮地区的开封定都,最后作长距离跳跃,定都于华北平原最北部的北京,中间长江流域的南京又作过几十年的国都。
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具有几百年建都历史的古都衰落,失去统一王朝都城的尊贵地位?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原本不是最重要的城市,一跃而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?导致都城转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
据司马迁《史纪·周本纪》记载,西周初年,周公经营洛邑,赞美这里居“天下之中,四方入贡道里均”,是帝王建都最理想的地方。居天下中心,让全国各地来京师进贡纳赋的里程大致相等,并便于都城与全国各地的联系,确是历代开国君主选择都城时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。但天下之中,常会随着国家疆域的变化而变化,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。即使居于天下之中,如果群山耸立,平地很少,交通不便,也不可能被选为都城。因此,“居中”还是“不居中”,都是相对而言,并不容易确定。在五大古都中,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