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日等到了两船货,看着都进了库了,清点无误,结了账便仍回了歇脚的地方。他是从同乡商人处打听到这个地方的。填塘楼,里外共三层,十几幢双联三联的楼子,真是大手笔,这心思也巧妙。又够大能装人,又不碍行走,四通八达,走南闯北这么些年也没见过这样的脚店。
最要紧一个是实惠,光便宜没用,沿途便宜的店多了去了,可住着就是捱着,难受。他秉承祖训,甭管挣多少钱,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,这可以少花的钱绝对不多掏一个子儿。可也没有这样身家还窝在鸡毛堆里熬宿的道理,住店又不便,因他带的人多,寻常一家店一时难得这么多房间。且这南边的耗费真比北边大多了,一样馒头,北边一文钱能买俩的地方多的是,到了这里,两文钱一个还得小半拉,真叫人叹气。
好在居然有填塘楼这么个地方,老孙头决定,往后但凡来南边做买卖,凡能约到康宁府的尽量都约到康宁府谈,打运河上来往的尽量都在德源县里交货,外头还有水围的大仓库,都是现成的,真是省心有省力,还实惠!
一路寻思着,走到脚店楼前,抬头瞧瞧这天,打他到这里好似就没见过日头,这不晓得这地方的粮食都怎么长的。屋里也湿洇洇的寒气,冻得人脚趾头发麻,这地方还连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