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器,炼铁时加入木屑灰、铜。把其锻为似锹似镐,可铲可凿之形,臣暂命其为锹镐。锹镐尺寸同镐,施力端为十二无锋小齿,但因加入了铜,故比镐重,约九斤十二两。器柄比之镐要光滑温润,不易磨破掌皮。且铜比铁耐磨,而铁加木屑灰后器身更刚。已使数人试用过,确比镐要趁手许多,初估量,一役夫日采矿石,当不少于十五石。臣这里有此两器之图解,两位王爷请看!”说完,从袖袋取出一折本,先奉给了夏牧仁。
夏牧仁接过折本,打开细看,过了四五个弹指后,乃赞道:“不错,此锹镐确比现时工部铸的铁镐要好!”工部部首和几位掌事皆是夏牧仁门下,是故看完梅思源的对比折本,他便很快明白了其中道理。一边说着,一边行到主位,把折本递给了夏牧朝。
夏牧朝看完,也点了点头,显是认同了这番说法。
采矿械具改良,向来鲜少有人提起。梅思源是个实干之人,既受命督盐,则事无巨细,从采矿到运盐,他已做了通盘推敲,首先便发现了这采掘械具实在大有改良之处。是以找到有名的铁匠师傅,几番探讨才铸出这采盐矿专用的锹镐。锹镐打出来后,他便找了邻近好几个村夫来试,实在效用要好得多。这时得两位王爷认可,亦在他意料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