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让演员知道导演的要求, 提前沟通和磨合剧组。有时候开拍后, 还会在每天收工后举行分镜讨论会,讨论第二天要拍的戏。
可这一次的会议却第一次让斐然感受到了压力。虽然学英语已经四年了,斐然的高中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到了现在的听说无压力, 可真正要用英语来表演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毕竟演员在表演时,并不光是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演,声音同样是演技的一部分。
优秀的演员可以以情动人、以声动人,哪怕躺在床上演个只有眼睛能动的全瘫病人,都能用眼睛演戏。因为无论是表情还是声音,都是表演的工具,并不是缺一不可。比起缺一样表演工具,更可怕的是无法组合它们,让其中一部分脱了节。
而斐然现在就面临这样的窘境。英语并不是斐然的母语,他用了四年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英语,到如今虽然能听会说,可读写却差了一些。虽然靠死记硬背确实背下了一部分的台词,但在念的时候却不由自主地因为中英文互换的思考而拖慢了语速,造成的结果就是语气僵硬、情感表达不到位。
现场因为斐然的“棒读”陷入了沉默,剧组成员们自以为隐秘地交换着意味深长的视线,整个会议室里的气氛都为之一变。
作为这个小成本电影里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