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制虽然有缺,但也不至于缺这么多,这下子倒是人满为患了!”
建宁说道:“无人可用时,皇帝哥哥唉声叹气,现在人多了,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了!”她想了想说道:“博学鸿儒科的人文学功底应该没得说,年纪估计都不小了,若是让他们实地去办差,一来怕是没魄力,二来也没有年轻人忠心,机智。若是想选用干吏,办实事儿还得在普通举子当中选。”
康熙说道:“是啊,麻烦的就在于那些前朝遗老们,既然请来了,如何安置又是问题。”
建宁说道:“其实也不麻烦,我看不如都放到翰林院去。能侍讲的干侍讲,能侍读的就去陪伴太子、阿哥们读书。剩下的就修纂一部明史,他们都是前朝过来的人,这件差事他们应该会乐意的。”
中华民族有一个伟大的传统,就是当政局稳定之后,会给前朝修史。编史已是一项国家性质的重大活动,参与其中的人必然都是当时最博学的人。这个伟大传统的最大意义在于,胜利者对失败者历史的尊重,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。改朝换代,但民族、文化仍然延续。记录历史是反思历史的起点。连历史都不能严肃地记录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康熙眼中一亮,他站起来在殿中走动一边思考,“有二百位鸿学大儒在翰林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