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改革,不管是影视剧,还是现实中,前世的经历都告诉叶纤红,它永远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难点。
她依稀记得国企的几次重大改革,从早期的改变所有制,也就是鼓励个人承包,中间的破产重组,股份制改革,到后期的政企分开,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,都离不开一个目的,就是盘活资产,轻装上阵,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。
这些大道理听起来很简单,做起来却很难,涉及太多的关系和利益,往往改革的刀切下去,最后受伤的,恰恰是无数无辜的劳动者。
叶纤红并不是太明白这些政策上的事,在她想来,任何一家健全的企业,都得有一名合格的掌舵人,有适销对路的产品,做不到这两点,不管国企,还是民企,最后都逃不过倒闭的命运。
像虞城的棉纺厂,如果下游有大型的服装厂或家居厂,照后世的订单模式安排生产,扭亏为盈其实没有那么难。当然前提是,有一个合格的厂长,否则生产一团糟,那就谁也救不了他们。
也就是说,解决棉纺厂的问题,最迫切的是需要找到一家大型服装厂和一个合格的厂长。
或者自己可以办一家服装厂?叶纤红暗暗思量。
以她对服装行业的了解,设计出这个时代普罗大众喜欢的款式,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