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了强烈的兴趣,愿意提供全额资助。
消息一出,皇后、大长公主、长公主们都不能没有表示,纷纷解囊,长沙王孙权更是献出十年的食邑收入。就连孙策都不能例外,让少府提供了一百金。最后一汇总,不仅筹建岳麓书院的钱有了,今后几年的开支都不用愁了。
听说这个消息,荆州大族气得大骂楚州人狡猾,天生就是奸商。荆州人建襄阳书院都是自掏腰包,他们倒好,反倒赚了一笔,连皇太后的钱都敢黑。
不过这也没办法,谁让长沙运气好,是孙坚战斗过的地方呢。
岳麓书院的筹办一波三折,在翰林院学士中引起了不小的影响。他们意识到,随着天下太平的临近,学术研究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机会,各地学堂、书院将遍地开花,只要学术上有成就,即使不做官,一样可以过上惬意的生活,顿时热情高涨。
另一方面,岳麓书院在聘请祭酒、教授时不再局限于五经等传统经学,而是扩展到《孟子》等子学,这也让一些原本不属于主流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。
讨论很快超出了翰林院的范围,很快就有人将目光转向了之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实学。襄阳杨氏建医堂,蔡氏建农事堂,得到天子的御笔题名,是朝廷将各种实学纳入学术主流的明确信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