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后的苏伟过得是很逍遥的,有徒弟的一大好处就是吃喝住用都不用自己张罗了。小英子很是勤快,不当班时就给苏伟送饭、收拾屋子、跑前跑后。
只有一点苏伟不是很满意,就是这个木头脑子的李公公,死活不肯叫苏伟师父。据小英子说,他刚进宫时,在膳房打杂,冬天打水劈柴得了伤寒,病得差点死了。是素未相识的大师傅一天三碗姜汤,两遍搓身把他救过来的。康复后的小英子当众立下了誓言,这辈子只认一个师父。
所以小英子说叫苏伟苏公公,苏哥哥、苏爷爷都行,就是不叫师父。苏伟抗争好几天,最后无奈妥协。
说起苏伟的逍遥日子,还得归功一个人,就是诗玥小姑娘。此姑娘尤其内秀有才,不仅精通女工刺绣,还擅长厨艺。常在中庭的茶房给福晋做点心,每次苏伟都能借光吃上几块儿。与大膳房的点心不同,没有几十道工序的精致,却朴实的可口,很合苏伟的口味。苏伟尝了几次,就欲罢不能了。
康熙三十二年,正三所的后院是风平浪静。四阿哥每月去中庭四五天,通常是初一、十五在福晋那儿,其余日子李格格能摊上两天,宋格格摊上一天。
对于福晋而言,四阿哥的到来是喜忧参半的。但四阿哥似乎忘记了之前的种种,与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