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和全旭去往小厅中寻找几位老师。
也不远,就几十米的路程,一间小堂屋,几名书院先生在闲暇之时便待在此处休息,书院放学后,先生们偶尔也会在此用饭。
书院中总共有四个先生,除了全旭的舅舅乐和之外,还有一个先生比较有名气,扬州城的读书人都尊称为玉山先生,也就是县令之子的先生
玉山先生名叫黎刚,本是淮南书院的山长,因不忿封家插手书院之事,有觉得现在的淮南书院逐渐沦为权贵子弟学校,得知江都书院创建,便辞去了淮南书院山长一职,自愿前来担任江都书院副山长,当然,弟子朱允生,一来江都书院是其父亲一手创建,二来老师都过来了,那更得跟随了。
除了玉山先生担任主讲词赋的教授,乐和主讲策论,还有一名经师景正字孟常,一名蒙师季林字元登,蒙师主要是四书的内容,经师主讲五经。
果然,今日先生们兴致好,下学之后相约在此处小酌几杯,几位先生一个不缺,都在此处,因刚下学,酒菜还未上来,几位先生正在此处闲聊。
其中一个年约三十几,一脸方正之人正是乐和,全旭的娘舅,他这会正兴致勃勃的给其他几位先生说道。
“诸位可知,韩相公回京了,官家拜其左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