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曹仁的连番挑衅,杨秋等人竟耐得住性子,闭关不出,一切谩骂,全然不加理会。而面对曹仁的疯狂进攻,潼关守军则进行了极度凶残的反击。
曹仁兵士的云梯,还未靠近潼关,便有无数弓箭、长矛射下,纵使冲至关下,也有滚石、焦油从城墙上滚将下来,曹仁兵士损失极为惨重。面对这种形势,曹仁也无计可施,只得听从曹操建议,闭不出战。
曹仁在潼关关下与潼关守将相峙三月之久,却全无进展。
不想时值夏日,天气分外炎热,而潼关地势又低,多潮湿,又多瘴气,曹军水土不服,军营中染上恶疾。
曹仁无奈,只得向曹操请求撤兵。曹操万没想到曹仁的西进计划,竟在潼关就深受挫折,不由大为震惊,当即一面允曹仁退兵,一面将曹营主要将领俱都召至邺城商议西征。最终,留曹丕在邺城主事,负责西征粮草补给;程昱、荀攸屯守冀州,牵制刘备;曹洪守襄阳,兵防江南防线;令贾诩为西征总参军(贾诩本就是西凉人,熟悉西凉局势,更了解西凉军的战术。只因当初曹操南下东吴时,提出异意,便被留在襄阳,此番特意将其从襄阳调至邺城商议西征),曹仁部为第一支兵马,夏侯渊、徐晃部为第二支兵马,张辽、乐进部为第三支兵马,曹操亲领第四支兵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