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水一样危险:河水大决时造成的危害太大,吾等挽救不了的;不如在乡校开个小口导流,让民众们有宣泄之地。国人犹如为政者的老师,乡校则是向学的地方。吾等派有司在侧旁听,听取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。国人喜欢的。我就推行;国人讨厌的,我就改正。何乐而不为。”
这番话传出后,邓析对子产的胸襟和眼光可谓是心服口服,只对他所铸的刑书并不满意,认为还有待改进之处。于是他便作了《竹刑》,希望能有所补益,他在子产、子大叔为政期间也开始刻意当为政者在野的“良药”,与他们唱反调不是捣乱,而是希望他们能听到国人的声音,将郑国的黄金时代留存下来。
但良药苦口。有些人不一定理会你的好意,反倒想除之而后快。从驷歂上台后,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,他为政刚猛,郑国风气为之一峻。
邓析最初只把这当做文王囚于羑里般的历练,正好可以将为人诉讼的事情停一段时间,修订《竹刑》的不足之处。可没过几天,驷歂派人将邓析所作的《竹刑》
全部收缴,同时向他发出了最后的通牒。
“若是在乡校公开认罪。承认为人诉讼,作竹刑都是为了骗取民众信任,多得钱帛。同时还要入仕司寇署为吏,协助执政修订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