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电话那边沉默了半晌,陆天明才悠悠的说:“年轻人有魄力啊,可是资金在哪里?那可是历史悠久的国营老厂啊。”
“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?如果可以的话,资金我来想办法。”
陆天明停顿了一会,终于答道:“我和你出发点不同,我愿意收购红旗厂,是想让大伙儿有饭吃,孩子有学上,日子有奔头。”
刘子光说:“我也一样!”
“那么,我支持!”
……
下班前,刘子光把出纳找来,让她开了一张十万元人民币的转账支票,放在身上去了晨光厂,厂里依旧打扫得干干净净,但只有两个车间的灯是亮着的,订单太少,百分之八十的工人还是要在家待岗,每月领取四百块的最低生活保证金。
找到陆天明,把支票交给他,然后谈了谈关于红旗厂的事情,这两家工厂本来就是作为配套项目上马的,一前一后分别在江北市落户,当年都曾经风光一时,两个厂子唇齿相依,很多工人也结成了连理,这在八十年代可是江北市著名的佳话,刘子光的父亲是晨光厂的工人,母亲是红旗厂的工人,他本人就是这种联姻的成果,所以说,对红旗厂的感情绝不比晨光厂差。
红旗厂比晨光厂夸得还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