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一间屋子,一眼扫去,见屋子里的人都坐在案前抄录文书,有进出的官员,也一个个来去匆匆。
    言尚问自己跟随的学士:“看诸位这般忙碌,可是人手不够?”
    翰林学士叫苦:“人手哪有够的时候?”
    言尚:“今年轮上大典,赶上年底最忙的时候,也就几个官寺。大部分官寺没那么忙,翰林院可以借人来用。”
    他说了句废话。
    翰林学士也随口答:“这是自然的。只是这事没有油水,不像鸿胪寺直接和各小国使臣接触……有门路的都去鸿胪寺了,谁愿意来翰林院只是抄抄书而已?”
    言尚微微笑,道:“日后载入史册,翰林院总是有名的。”
    领路的翰林学士更敷衍了:“只有几个人能有名罢了,大部分人都在那个人名后的‘等’字里。”
    言尚叹:“尔等也是如此不易。我也帮不上太多忙,只是我认识些太学学生,他们虽没有品级,识字却是大体不差的。不知可否请他们来帮忙?”
    翰林学士若有所思:“未尝不可啊。”
    他已经坐在案前,挽袖准备写字时,抬头终于认真地看了一眼言尚,突然问:“你可是言素臣?”
    言尚一怔:“怎么,我喝酒误事的事已经传到翰林院了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