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、、、、、、
打下天津的第三天,李永吉就听到恭亲王奕?带兵出逃的信息,然后到了第四天,北京城派出的投降使者就来到了天津,正式代表北京向精武军投降,并请精武军早日带兵前去北京城,以免发生混乱。
换言之,作为大清国首都的北京城,如今已经无人防守,竟然就像当初的沧州等城市一样,不战而降了。
这让李永吉大呼一口气,同时也略微感到唏嘘,因为他忽然发觉,原来大清朝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,真不知道之前那些造反势力是多么的无能,才会屡次造反而不成。
李永吉这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之前那些造反势力可没有李永吉这样的金手指,而像争夺天下这种事儿,很多时候是看大势的。
如果大势还在朝廷那里,那么朝廷就可以不断的调动各地兵马前来围剿,属于后劲十足的典型,相反,造反势力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休养生息的机会,没有那么多补充,往往一开始锐气十足,可如果不能趁着这股锐气打落朝廷的威望,让各地都不再支持朝廷,那他早晚会被朝廷源源不断的补充兵马给磨死。
最现实的例子,就是太平天国运动,一开始,太平军也是势不可挡,清军是连战连败,可清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