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突反应到项目上,就是ARJ的需求阶段便严重混乱,与供应商进行联合定义工作的时间超标了三到六倍,最后是ACAC强行终止了这一阶段,把问题给搁置了。
当然,ARJ项目过程中的这些混乱和错误并非毫无收获。真正完成一次民航客机的全部制造流程,显然对商飞的队伍是一次有力的锤锻。
到了推进C919项目的时候,大家都以为商飞肯定又要出各种幺蛾子。但实际上C919却证明中国民航客机制造业已经悄然完成了一次生死蜕变,以后来居上的姿态超越了ARJ先行进入市场。
所以说与其强调什么东西、内外和干支之争,嘴炮打的再厉害,不如真正去经历一次。
在八九十年代到ARJ诞生之前,中国几次冲击客机制造能力的计划里,差不多这种东西和内外对抗都是如影相随。只有在商飞凝结了所有资源之后,才真正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。
事实证明,搞大飞机以欧美的力量都只能维持一家企业。中国搞两个互相掐架的对手,根本就是一条邪路。
ARJ项目上交了这么多学费,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,就是任何项目都不能政出多头——这条在其他领域里被反复不知道交了多少次学费的作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