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众多心理学中,少数选择就症状进行深层分析的心理学。
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,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。
这并非标新立异,牵强附会。
但是在很多人看来,精神分析都是在标榜科学。
只是因为精神分析所坚持的逻辑分析,并不能被科学证实。
所以,宁愿相信症状是无法分析的,本来就是杂乱的,只能无条件接受。
或者,要等待更先进的科学产生,才能解决这个难题。
这样固然很严谨,但是太过死板。
因为心理的好坏,只能由患者本身定义,而非科学。
就像一个人快不快乐,只有自己知道,而不是外人。
症状分析是否符合患者的内心,也只能由患者本人的记忆去评判。
所以,姑且把晦涩的症状当成逻辑来分析吧。
是牵强,还是真实,就由患者本人来判断。
回到上例:
根据第一章节的推理——心理疾病最表面、直接的诱因是因为“暗示”。所以,当H产生这种强迫思维时,一定是现实环境对他的隐性暗示——这种环境极像他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。
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