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强教皇权力。然而,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(1039—1056在位)期间。他对选立教皇的控制权正处顶峰。长期以来,教皇选立由诸侯们艹纵,11世纪上半叶,曾出现过三个罗马教皇并存的局面。1046年亨利三世率军进入罗马。一并废掉三个教皇,但相继任命的二个教皇均被毒死,最后任命一个克吕尼派神职人员登上教皇宝座。称利奥九世(1049—1054在位),从此改革派掌握了教廷实权。利奥九世大力推行克吕尼改革。对教皇的直接顾问枢机主教团进行重大改组,撤掉了不同情改革的罗马人。从其它西方国家委任了一批克吕尼派亲信,其中有三个非常重要而有影响的人物,这就是霍姆伯特、白人休哥和希尔德布兰。然而,利奥九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罗马也并未得以真正实现,他死后,继任的教皇继续前任的主张。1056年亨利三世去世,年仅4岁的亨利四世继位,改革派又乘机发动了教会摆脱皇权控制的运动,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“主教叙任权之争”,在这场争夺战中,希尔德布兰是一位最有力的主导者和实干家。
正当拜占庭帝国处于外患的同时,帝国内部也在经历着一场由教廷保罗派农民发动的巨大风暴。随着帝国战事的连连失败和领土的大片丧失,一方面,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