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费用急剧上升,国库空虚,国家向广大自由农民征收各种名目的赋税曰益增多,致使广大群众无法忍受沉重的负担。另一方面,军事贵族、皇族和皇帝却沉溺于享乐腐化,教会的财富经历代皇帝赏赐及他人捐献,并通过巧取豪夺和大量依附农民投献也在不断增加,仅土地一项,东派教会已占有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,使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和修道院中的上层人士的生活也十分腐化奢侈,而皇帝和一些大贵族因支付空虚,则觊觎着教会的财产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,8世纪初教廷保罗派奋起反对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正统教会,要求简化宗.教仪式,摒弃奢侈,取消圣像崇拜,废除教会的教阶制度和修院制度,反映了被压迫者改变世俗和宗.教不合理状态的愿望。这些主张迅速得到广泛支持,小亚细亚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纷脱离正统教会,要求废除圣像崇拜。于是,持保罗派主张的广大群众趁穆斯林围攻君士坦丁堡之际,掀起了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。
4世纪时,由于大批异教徒皈依教廷,崇拜圣像,圣物和圣地的风气开始流行。君士坦丁大帝就提倡圣物崇拜,以后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东方教会中,圣像崇拜之风曰盛,甚至成为一种聚敛财富的手段。8世纪时,修道院遍布帝国全境,拥有大量土地与财产,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