称谓各有自己特殊的因缘和象征意义。
噶玛巴活佛系统的称谓,是以自己所属宗派的名称命名的,即取自噶玛噶举派的“噶玛“(k-rm)一词,追本溯源,该宗派的名称得自祖寺的寺名,而祖寺的名称來自某一地名,公元1157年,都松钦巴在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一座寺院,随即取名为噶玛拉顶寺(或称噶玛丹萨寺),他以该寺作为道场,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,遂形成噶举派最具活力的一支派别,并以噶玛拉顶寺的寺名作为该派的名称,后來噶玛噶举派产生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,亦以宗派的名称命名;当噶玛噶举派形成二大活佛系统时,仍然称“噶玛巴“,即分别称“噶玛巴·黑帽系“和“噶玛巴·红帽系“,其红帽系活佛转世至第十世时被迫断;而黑帽系活佛一直沿袭下來,至今已转世至第17世,即第17世噶玛巴,现与**喇嘛同在印度达然撒拉,噶玛巴活佛是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、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。
**喇嘛、班禅额尔德尼等格鲁派活佛系统的称谓,是历代央王朝授封的,公元1578年,第三世**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与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会面,互赠尊号,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以“圣识一切瓦齐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