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这些书信和珅曾想过付之一炬,他人生的光明大道已经铺就,探寻那些过往,只能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但对身世强烈的好奇,那个从未谋面的母亲,让他又把这些信件藏在床下,夜深人静是又拿出来一字一句的研读。和珅表面上尽忠国事,但内里的煎熬并不为人所知。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年轻的和珅仅凭着一腔热血和乾隆的青睐,并不能一展抱负。他的励精图治必然触碰了朝堂里利益集团的底线,而此时的和珅远没有锻炼出后来圆滑的政治手腕,最关键的是没有自己的班底。
到了乾隆四十三年,常以孤臣自勉的和珅又遭遇了新的危机。就如同当年后宫里的各股势力联合起来害死他的母亲一样,各方朝堂势力也难得的联合在一起,无论是满人里的阿桂、福康安,还是汉人里的于敏中,梁国治,一起针对和珅搞了一个孤立政策。只要和珅到了军机处,这几位就抱着文书回自己的直管衙门办公,那意思是我们无法选择是否同殿为臣,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屋办公,这个自打有了军机处以来还没出现过的状况,一下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。
这样过了两个月,又由监察御史上书乾隆,希望能恢复军机大臣同衙署务的仪程。把军机大臣们排斥和珅的事情公开化。此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