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少有“说不准”的时刻。就算是上次在幽州城,五百精兵偷袭金军大营,他也丝毫不放在心上,还说什么“城里的酒给我留着点儿,别让他们都喝光了”。
而这次不一样。行军路上,将是狂风骤雨,泥泞难行,本是最不利于出征的时节。当年晁盖怒打曾头市,一阵狂风将新制军旗半腰吹折,成为万分不利之兆,而晁盖老大哥最终死于此役;而以此时的天气,若是武松下令竖起军旗,一百面旗子都吹断了。
然后还要渡黄河、救太原。李俊带着一干水军头领,已经事先去整顿船只、探听路线,回来的时候轻松汇报,说黄河里的浪稍微有些大,倘若过渡的船只一艘不翻,他们请梁山兄弟一人一顿酒。
带的兵马都是精兵,然而数量只有金军的一小半。这次没机会偷袭,而是要堂堂正正的进行正面抗战。马匹缺少,甲胄缺少,武器缺少——尽管之前的国债销售,已经填补了大部分的军费缺口,但比起金军一人四五匹马的配置,宋兵的机动性依然弱得可怜。
武松自己心里纷乱,却看不得她忧虑,安慰一句:“我们只是要解太原之围,保住黄河,又不期待一次把金兵打回老家去。你在城里好好儿呆着,扛过这一阵,咱们……咱们……”
“咱们”了几声,却也夸不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