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自己,几乎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表达出来,不让自己表现出任何不容于世的想法观点。
可是现在他出阁讲学,情况是大大的不同于平时的进学。他甚至可能会需要在朝堂上娓娓而谈;随机应变,出口成章的回答任何一个问题;当场和满朝文武展开引经据典,追古烁今的激烈辩论。他就怕当时候自己一个不小心,说错了词语或者是露出什么不该在这个时候露出来的思想观点。
看了看自鸣钟上的时间,自觉多想无益的少年太子接过自家太子妃递过来的白开水一饮而尽。可是他看着清晰明亮的暖黄色灯光下,大格格温温柔柔的,眉眼含笑的模样,不由的又想到历史记载中的“胤礽太子”出阁讲学的趣事儿,轻轻笑了起来。
自古以来,历朝历代的皇太子出阁讲学,都是事先由讲官先讲说,然后阐述大义,再由太子讲说自己的理解。只有原本历史上康熙皇帝的“胤礽太子”因为才华太过出众,能够在出阁讲学之时,先由自己来讲。
讲官们和老师们各个都心悦诚服,十分恭敬地听“胤礽太子”口若悬河的讲说经文要义,万分钦佩地听他高谈阔论的引经据典。
就连“康熙皇帝”本人都经常被“胤礽太子”的出类拔萃,高出他自己很多的天赋才情感动的热